書名:Will Win, Chen (旅美投手陳偉殷首本棒球生涯記事)

作者:陳偉殷
出版日期:2013/11/16
出版社:凱特文化

購買連結:Will Win, Chen (旅美投手陳偉殷首本棒球生涯記事)


對於大部份的人來說
棒球之於台灣是「國球」;但棒球之於我而言是「魔球」。因為它太有魔力了,救了曾經茫然的我~ MAGIC

小四下學期後到國中,我曾有過一段被霸凌且對人生茫然的時期,每天都不知為何要去學校。
國一下學期的某個週六,放學回家後看電視,看到電視正在轉播棒球。原來那年是職棒元年,而球季才剛開始不多久。我看著電視轉播裡的投手,看著他一球球的投,堅定的眼神、穩定的節奏,似乎也將我煩躁的心情平緩下來了。後來才知道,場上那位投手是黃平洋,而我也因為那場球而成了味全龍的球迷。

後來的幾年,說熱血也好,就瘋狂也罷~
我不去小七,因為統一獅;不去三商百貨也不吃三商巧福,因為三商虎;不吃義美,因為義美贊助兄弟象。哈哈哈~想起來真的是熱血又瘋狂啊~

味全龍解散後,因為大多數的球員加入了興農牛,我也成了興農牛的球迷。但這時,我已長大了,不再是當年的那個茫然的我了;而是有目標且勇敢的我了。

棒球對於我,除了改變年少的我之外,還助我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呢!
那年,因為我們三姐弟要到台中看球,爸媽送我們到樹林車站搭車後,他們開車四處逛。經過板橋看到一建案(連預售屋都還沒蓋好),下車看完後就買了。晚上我們接到電話,都嚇傻了,覺得他們也太衝動了。隔天回家後,看到建案介紹,覺得空間有點小。沒想到,我爸媽居然拿出另一建案介紹後說「不然,你住這裡」,我居然還回「好!」。隨即開車過去,那時已是晚上 9 點多了,太晚了也沒時間欣賞預售屋,然後....我就刷卡買房了。回來的路上,我還恍恍惚惚的,我真的買房了嗎??那麼容易?在我 30 歲前?

 

講遠了,拉回來這本書吧~
因為棒球改變了我,從報章時代到網路時代,體育新聞幾乎成為我每日必看項目,尤其是棒球。
因為黃平洋(第一個認識的棒球選手),對於投手的新聞更是注意,不只國內投手還有旅外投手。

但老實說,對於陳偉殷,印象很深刻是有回看到討論 Tommy John Surgery(又稱「湯米‧約翰手術」)注意到的,因為中華職棒第一位做 Tommy John Surgery 的是黃平洋(哈~又是黃平洋),陳偉殷也做了 Tommy John Surgery。之後就是北京奧運,那回台灣很慘,但陳偉殷上場投的那場超讚的。

這本書共分 8 個章節,第一章節講的是小時候開始練球的原因,之後幾章講的是出國後的狀況與心境。
如同大多數球員出國打球原因,簽約金可以立即改善家境。看起來似乎就是個典型旅外球員的故事,但在陳偉殷身上不一樣。他的旅程不只有飛到了日本職棒--中日龍,2012 年後還飛進了美國職棒大聯盟--巴爾的摩金鶯,是台灣第一位由日本職棒轉戰美國職棒大聯盟發展的棒球員。

 

日本職棒--中日龍時期
18 歲決定到日本打球,第一年雖無緣上一軍,但第二年就上了一軍,開始一球一球的投出他的日本之路。沒想到第 3 年受傷了,得在左手肘施行手術(包括韌帶重建手術、疲勞性骨折、尺神經壓迫症等治療),也就是之前說的 Tommy John Surgery

陳偉殷在書中講到「出去打球,孤獨與寂寞是必然的」
在面對不同於台灣的球場上的訓練態度,還有不同國家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,這句話是他的心情寫照。但從書中的分享看來,這也許是養分,在內化自己更強大。

分享幾段比較喜歡的段落,

帶著草帽的魯夫,對於他想要的東西非常執著,但他執著中帶著樂觀與灑脫,什麼看得很開,不會因為輸了一場戰鬥就失去自信與勇氣,因為他知道,人生不是只有一場戰役,只有在最後一分鐘贏的人,才是勝利者。(P. 097)

.....不夠了解自己需要什麼,沒有人會幫你了解,當你對自我需求迷惑的時候,你就出局了,自主跟自由,有時候是種慢性自殺(P. 108)

.....每拿到一勝,就至少捐一百美元。
.....努力達成目標以後所得到的獎勵,再把這份獎勵分送出去.....特別有意義,代表自己真的努力得到的成果。
(P. 116)
我特別喜歡這一段「回饋社會」的概念。
宜蘭五結郷的「四結教會」的牧師、師母,是我前教會的牧師、師母。
「四結教會」因原教會建築登錄為宜蘭縣的宗教文化資產後,須募款重建新的教會。得知這消息後,我與家人雖時不時的奉献,但若要在每月固定奏獻,在金額上一直無法抓出一個數字。正巧買了 Garmin 計步器,決意每日走 1 公里就在罐子裡放入 10 元,1 天若走了 5 公里,那罐子就有 50 元了,一個月就有 1,500 元。我真的開始做了,雖然每月奉獻數字仍然不定,但心中很踏實。

 

美國職棒大聯盟--巴爾的摩金鶯
27 歲才前往美國職棒大聯盟當新人?怎樣看,都覺得這年紀有點大了吧~
雖然有之前在日本職棒的經驗,但日本的訓練與美國的訓練,又是極為不同的訓練方式。最大不同的是,在美國是自律,連訓練菜單都是自己開。

看到陳偉殷分享決定前往美國這一段時,我心裡在想......有了當年從台灣前往日本的適應經驗,這回應該更游刃有餘了吧?!環境是不同的,但只要保有初心,其實到哪兒都一樣的。後來,看到書上這段話「很多事情的難處,都在於自己不敢跨出第一步,從小到大,因為這樣錯失了很多的學習機會跟樂趣,但還好,在我長大以後,我邁出了重要的兩步,我學著怎麼說的語言,我學著怎麼過新的生活,也學著把對未知事物的恐懼,變成對未來的期待。(P. 104)

比照前一part,分享幾段比較喜歡的段落,

......松井秀喜、鈴木一朗,這些在日本呼風喚雨的巨星,來到大聯盟也都放下一切,重新再來。
.....雖有一直這麼想,才會知道自己有所不足,會想要進步下去,因為在這個醆酷的世界裡,永遠有太多人比你更強大。
(P. 132)

在做你喜歡的事情時,別忘了,那是你自己選擇的,千萬不可以輕易放棄,你要一直努力,直到你完全不能成長了為止,不要放棄,是我唯一想讓你繼承的價值觀。(P. 186)

這不是「麥克阿瑟為子祈禱文」,而是陳偉殷寫給兒子 Karsten 信中的一句。
我想,不論是父親或母親,當有了自己的孩子後,看著他的成長,除了吃穿外,開始會有期盼,會想要教(留)給他們什麼。

麥克阿瑟期勉孩子,在遭遇人生中的挫折時,能夠有堅強面對自己的勇氣,而陳偉殷則是『不要放棄』

 

金石堂購買連結:Will Win, Chen (旅美投手陳偉殷首本棒球生涯記事) 
博客來購買連結:Will Win, Chen (旅美投手陳偉殷首本棒球生涯記事) 

arrow
arrow

    Connie。寫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